台灣光華雜誌 2025年10月號
島嶼的溫柔絮語
當您翻閱這本雜誌,我相信您感受到的,不僅是台灣多元且豐富的面貌,更是一股流淌在這座島嶼上的溫柔力量。這股力量,不喧嘩、不張揚,卻深具穿透人心、連結彼此的溫度。它藏在茶山的霧氣、海邊的潮汐、老街的磚瓦,以及那些為夢想堅持的眼神裡。
想像一下,當您來到新北市的坪林茶鄉,空氣中瀰漫的茶香,不只是單純的作物芬芳,更是世代茶農們與這片土地對話的成果。轉身來到西海岸,澎湖壯觀的石滬群,更是人與海洋永續共存的活化石。這些古老的弧形石牆,是先民運用潮汐智慧捕魚的生態工具,是對「里海精神」最動人的詮釋。
在台灣的另一端,新北市的鶯歌,訴說著從泥土中淬鍊出的文化韌性。從粗陶到精密陶瓷,從煤窯到電窯。面對製造業外移的衝擊,打破傳統的保守觀念,讓工廠大門敞開,與大眾分享「台灣製造」的驕傲。而九份山城則又是另一個,吸引著無數追夢人的故事。
當我們將視角拉遠,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文物遠赴歐洲,是台灣與世界展開的溫柔文化對話。〈翠玉白菜〉繼2014年赴日本東京展出後,首次在歐洲亮相,其精巧雕工與「多子多孫」的寓意,以及與捷克國民料理「酸白菜燉肉」的趣味連結,跨越了語言藩籬,在異國他鄉引起深刻的情感共鳴。不僅展現台灣作為文化使者的專業實力,更體現了我們以開放姿態,透過藝術的普世性,讓國際看見台灣超越「科技島」的深厚文化底蘊。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造山者》這部紀錄片所呈現的台灣精神。這段歷史,不僅是科技的躍進,更是台灣人民在「生於憂患」中,為家國、為事業、為家人奮戰到底的集體縮影。這些故事,無論是深耕在地的小人物,抑或是推動國家發展的拓荒者,都以其獨特的生命體驗,為台灣這片土地注入了溫暖而深刻的連結。他們提醒我們,台灣不僅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地理座標,更是一個充滿情感、智慧與韌性的生命共同體。
《台灣光華》很榮幸能成為這些故事的傳遞者,邀請您一同感受這份島嶼的溫柔絮語。願您在字裡行間,遇見一個更加立體、充滿人情味的台灣,並從中找到屬於您與這片土地的,那份獨特的美好。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