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博弈:中國削弱美國、建立全球霸權的大戰略

長期博弈:中國削弱美國、建立全球霸權的大戰略長期博弈:中國削弱美國、建立全球霸權的大戰略
The Long Game: China’s Grand Strategy to Displace American Order
作者: 杜如松
原文作者: Rush Doshi
譯者: 李寧怡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22/08/3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720元

內容簡介

**渴望的偉大民族復興,必以取代美國、稱霸世界為目標。

從鄧小平囑咐「韜光養晦」、
胡錦濤主張「積極有所作為」,
到習的全球擴張,
**不變的是以美國為敵。
先求削弱美國,進而建立亞洲霸權,最後領導世界新秩序。

★**領導高層如何看待國際局勢變化?蘇聯解體、***事件、波斯灣戰爭、南斯拉夫戰爭、2008金融危機、英國脫歐、川普當選、新冠疫情,在**戰略專家眼中有何意義?

★**高層如何規劃其戰略部署?解放軍的建軍思想依循哪些原則?為何**早在1980年代就有能力打造航空母艦,卻寧願先投資重金發展全球最大的水雷庫、反艦彈道飛彈,與全球最大的潛艦艦隊?

★為何**常積極參加名不見經傳、影響力薄弱的國際組織?這些組織在今天**的全球擴張中扮演什麼角色?

★面對**的戰狼外交與巨大的經濟與軍事力量,美國該放棄台灣、退出西太平洋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美國該如何反制**的擴張?

1989年7月1日,***事件的血腥鎮壓後不到一個月,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史考克羅銜老布希總統之命秘密訪問**,向鄧小平保證美國的譴責只是表面上的舉動,實質上仍然會致力美中關係的穩定發展。此舉不僅延續了蘇聯解體前的美中軍事合作,更奠定了往後近三十年美國與**的「交往政策」的基調:開放大學接受**學生、允許美國資金與技術轉移至**,促進**加入WTO、賦予**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在各國與**的領土爭議問題上保持中立,甚至隱晦反對台灣獨立。歷屆美國總統也都公開表示樂見**更強大。

然而,這都無法阻止**將美國視為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的敵人。隨著**整體國力的不斷提升,如今其GDP與軍事支出都超過全亞洲的一半,**對外戰略的野心亦逐漸擴大。從鄧小平的四字箴言「韜光養晦」,到胡錦濤主張的「積極有所作為」,再到***一般被稱為「戰狼外交」的擴張策略,後冷戰時代**的「大戰略」始終以美國為敵。**領導高層、解放軍將領、國際關係學者,莫不認為美國是繼蘇聯之後對**生存的最大威脅,美國領導的自由主義世界秩序沒有賦予**應有的大國地位,美國對台灣的承諾更阻礙了**的統一大業。

然而,2016年的英國脫歐以及川普當選,形同當今全球秩序的領導人的主動退位,這在**人眼裡形成了國際體系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2017年的十九大中,***自信滿滿的表示,「國際格局日益均衡,國際潮流大勢不可逆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要建設「世界一流軍隊」、「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並且「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當全球秩序分崩離析,**卻正逐步實踐其戰略野心。
拜登政府首席**問題專家細心剖析,並提出反制之道。

本書作者杜如松是美國新一代的**問題專家,更是現任拜登國家安全會議的**事務主任。憑藉著對**政府文獻、官方新聞媒體、名人回憶錄、半官方學術報告的系統性鑽研,他以嚴謹的學術方法挖掘**秘而不宣的大戰略。他在《長期博弈》中主張,**共產黨基於其民族主義與列寧主義意識形態,長期以來都致力於以威權手腕貫徹其削弱美國的大戰略。具體來說,**過去30年的外交戰略可區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89-2008)始於*****事變、蘇聯解體,以及波斯灣戰爭三個連續性重大歷史事件。在這階段裡,**自覺實力尚且虛弱。最高指導原則是鄧小平囑咐的「韜光養晦」。

※第二階段(2009-2016)以華爾街金融風暴為起始點,此時的**經過將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已累積相當的實力,而金融風暴的發生暴露了西方先進國家的弱點。**變得更有自信。最高指導原則是胡錦濤說的「積極有所作為」。

※第三階段始於2017年,英國脫歐、強調孤立政策的川普的當選,讓***看到了國際政治板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2019的新冠疫情更彷彿一場對世界各國治理能力的大考驗,證明了西方民主政體的脆弱與**的優越性。「東升西降」之歷史趨勢不可逆。**戰略專家相信,美國與其盟友唯有明智、優雅的承認**的領導地位,才能確保國際秩序的和平與權力轉移的順暢。

一個**領導的國際秩序會是如何?**將統一台灣,美軍可能必須撤離日本與朝鮮半島,甚至撤出西太平洋。**的鄰國將聽命於北京,東海、南海、中印邊界的領土爭議將以符合**利益的方式被解決。相對於美國打造的以國際組織、國際法為基礎的自由主義秩序,**會以非自由的方式建立新秩序。而在**內部,唯有與**高層關係良好者會獲得利益。

美國該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面對**的挑戰?杜如松建議,美國與其耗費鉅資與**展開對抗,不如「師華之計以制華」,對**展開「不對稱作戰」。考慮到**經濟量體之大,採取對稱手段(例如提出基建計畫大撒幣以抗衡「一帶一路」)並非上策,反而應該借鏡**的削弱和建立的經驗,以不對稱的方式遏阻**擴張,同時強化美國自身實力,以因應**挑戰美國霸權及其主導的自由開放世界秩序。

專文推薦

張登及(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系主任)、蔡文軒(中研院政治所研究員)

聯合推薦

王丹(**民運人士)、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宋承恩(台灣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梁文傑(台北市議員)、揭仲(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郭崇倫(聯合報副總編輯)

.「《長期博弈》不只是一本美國對華戰略的實務建言手冊,還是非常全面、詳細的冷戰後中美全方位競爭的歷史紀錄。如果讀者曾從季辛吉、傅高義、蘭普頓、沈大偉、黎安友、謝淑麗、米爾斯海默、白邦瑞、資中筠、王緝思、楊潔勉、閻學通等名家處得到探索中美關係的啟發,那杜如松博士的《長期博弈》一定是此知識系譜上最新最詳,成一家言的新標竿。」──張登及(臺大政治系教授兼系主任)

.「杜如松這本著作,確實是討論美中關係與**對外戰略的佳作,值得細讀……願意將這本書介紹給中文世界的朋友。相信對於從事教學研究、政策制訂,或是對美中關係與**政治有興趣的讀者,都能在《長期博奕》一書中,獲得相當多的啟發。」──蔡文軒(中研院政治所研究員)

.「《長期博弈》補足了美中關係相關論辯中的缺失:從歷史角度洞察**列寧主義體系與戰略的本質。」——陸克文(Kevin Rudd),美國「亞洲協會」(Asia Society)總裁暨澳洲前總理

.「『**要什麼?』杜如松依據大量**的文本與行為證據,提出極有力的論據,證明**的戰略始終是要取代美國。我原以為**的目標是開放且具可塑性的,但他說服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看法。這本引人入勝的書應立即成為研究**的經典之作;對於任何試圖找出美國對**最佳戰略的人士,這本書都是必讀之作。」——謝淑麗(Susan Shirk),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暨21世紀**研究中心主席

.「所有正與**挑戰進行角力的人士必讀此書。杜如松對於中文文獻的詳盡分析構成極有力的論據,證明**採取一套始終一貫的大戰略,目的是要推翻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政府學教授

.「杜如松漂亮勾勒出一套新的框架,用於理解***與他主導的『戰狼外交』背後的全球擴張野心,以及所構成的戰略挑戰。如果你在找一本最能闡明***毫無悔悟的『**夢』背後歷史邏輯的書,《長期博弈》就是答案。」——夏偉(Orville Schell),「亞洲協會」美中政策中心主任

.「杜如松利用大量**資料,新穎闡述北京大戰略的演變。他主張**行為的轉變是出於共產黨對全球權力平衡趨勢的集體評估,而非由個別領導人的性格驅使,其論述相當具有說服力。其中的意涵令人坐立難安:**欲取代美國並改變國際體系的意圖越來越具侵略性,這些意圖自***上台前就已開始,在他卸任後恐仍將持續。本書應是學者與政策制定者的必讀之作。」——范亞倫(Aaron L. Friedberg),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教授

.「**是否有取代美國在亞洲領導地位的戰略,相關辯論已經結束。第一本關於這套戰略的權威性著作已經問世。杜如松利用大量原始資料,對**大戰略的起源與成功的可能性進行了前所未有的鑑識研究。」——麥可・格林(Michael J. Green),著有《安倍晉三大戰略》(Line of Advantage: Japan’s Grand Strategy in the Era of Abe Shinz)

.「如果你懷疑**為奪取全球首要地位,一直在採行一套長期而全面的大戰略,那麼請讀這本杜如松的書。在這本傑出的權威性著作中,杜如松詳細介紹了北京計劃中的強烈野心。所有對美國勢力和世界秩序的未來感興趣的人都應該立刻閱讀,否則就等著日後哭泣。」——哈爾・布蘭茲(Hal Brands),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與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學者

.「運用原始資料和清晰分析,杜如松揭秘了過去30年北京的大戰略。一廂情願的思想家將無法對這本出色著作的核心發現提出任何可信的反駁。」──博明(Matt Pottinger),美國前國家安全副顧問博明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杜如松(Rush Doshi)

美國國家安全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事務主任,是拜登政府中研擬**政策的首要幕僚,同時也是「布魯金斯**戰略倡議」(Brookings China Strategy Initiative)的創立主任,以及耶魯大學「蔡中曾**研究中心」(Yale’s Paul Tsai China Center)研究員。過去他曾任職於拜登與柯林頓政府的亞洲政策工作小組。

杜如松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伍德羅威爾遜學院,並於哈佛取得博士學位,其專長是**大戰略分析與印太安全問題研究。作為「布魯金斯**戰略倡議」主任,他透過對歷屆**領導人的講話、政策白皮書、政府公報、官方媒體的社論評論等重要文獻的研究,來分析**的國家行為與對外大戰略。在「蔡中曾**研究中心」,他致力於考察與改善美國政府控管美中關係危機之機制。

其研究與評論常見於《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外交事務》、《國際關係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華盛頓季刊》(The Washington Quarterly)等重要媒體。

譯者簡介

李寧怡

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從事國際新聞編譯多年,曾任職台灣《蘋果日報》等媒體。

目錄

推薦序(一)張登及(臺大政治系教授兼系主任)
推薦序(二)蔡文軒(中研院政治所研究員)

各界推薦
致謝
序論

第一章:「把思想和行動統一的體系」──大戰略與霸權秩序
第二章:「黨是領導一切的」──民族主義,列寧主義,與**共產黨

第一部分:**取代戰略第一階段--削弱(1989-2008)
第三章:「新冷戰開始」──三連發事件與新的美國威脅
第四章:「掌握殺手鐧」──**如何在軍事上削弱美國
第五章:「展現善意」──**如何在政治上削弱美國
第六章:「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如何在經濟上削弱美國

第二部分:**取代戰略第二階段--建立(2009-2016)
第七章:「國際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全球金融危機,與建立戰略的開端
第八章:「多下先手棋」──**如何在軍事上建立亞洲霸權
第九章:「打造區域架構」──**如何在政治上建立亞洲霸權
第十章:「搭乘我們的發展快車」──**如何在經濟上建立亞洲霸權

第三部分:**取代戰略第三階段--全球擴張(2017-)
第十一章:「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美國式微與**的全球野心
第十二章:「登高望遠」──**向全球擴張的方向與工具
第十三章:以不對稱戰略應對美中競爭

結語

资源下载
资源下载
語言:繁體中文
格式:PDF
下載:高速下載/非百度網盤
常见问题
连接失效了?什麼網盤?
1、老文章失效概率很大,请在对应文章底部留言,我会尽快处理;2、高速下載,非任何百度網盤或者其它網盤;3、我們不定期刪除一年前發佈的文章,請及時下載。
書籍雜誌的格式?
雜誌均為PDF格式,電子書未做註明的情況下,皆為PDF格式,其它格式一般在標題後面或者內頁購買下方註明。
需要支付宝/微信/淘宝?
请发邮件或者发工单留言,我会尽快处理。
PDF/MOBI/EPUB閱讀工具
PDF/MOBI/EPUB均可使用Sumatra PDF:http://boxwc.com/help
IDM下載工具
IDM_v6.38.7.2__中文綠色特别版:http://boxwc.com/help
0

评论0

请先
AI霸主:OpenAI、DeepMind與科技巨頭顛覆世界的競賽
AI霸主:OpenAI、DeepMind與科技巨頭顛覆世界的競賽
刚刚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